陈去病 – 国学网-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
p_chenqubing

陈去病 – 国学网-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

生卒:1974-1933
字号:字巢南,号垂虹亭长
籍贯:江苏吴江
简评: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、诗人、词人、社会活动家、南社创办人


人物简介

  陈去病(1874—1933),初名庆林,字佩忍、巢南、伯儒,别字病倩、垂虹亭长、笔名有季子、南史氏、有伪血胤、勤补老人等。陈去病英名曾叱咤辛亥革命时期,在那风云变幻的年代,与柳亚子等先创南社,继而追随孙中山先生,曾任孙中山北伐大本营宣传主任,广东护法军政府参议院秘书长等职。孙中山先生亲切地誉他为“十年袍泽,患难同尝”。

而立之年更名明大志

  陈去病出生时,父亲先他5个月前去世,他成了遗腹子。母亲倪节孝君人称倪太夫人,生他时住在苏州娄门平江路庆林桥旁的旅社内,请当地有名的接生婆接产,陈去病的乳名就用桥名命之,为陈庆林。出生数天后,倪太夫人抱他回到同里陈宅大院。倪大夫人是元末著名画家倪云林的后裔,知书达理,陈庆林5岁时,母亲便亲授他文字,史册经文取经用宏,给陈去病幼稚的心灵里扎下了扬善憎恶的基因,孙中山先生也誉倪太夫人为“女之师表”,并为她的墓碑亲撰碑文,以表彰她培养了一个有志革命的杰出男儿。

  陈去病15岁时,倪太夫人感到自己的知识根底已无法满足如饥似渴的儿子需求了,为了更好地培养儿子,她亲自送儿子拜长洲(今吴县)大儒诸杏庐学古文诗词,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,一直到2l岁学成回同里。

  童年时期的陈去病聪颖过人,但性情急躁,负气慷慨。母亲便以大苏氏能忍之,为他取字佩忍,要他一生以忍让为本,平安度日。可面对那风起云涌动荡不定的年代,叫他如何“忍让”。

  1894年,中日甲午战争爆发,第二年腐败怯懦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。弱冠之年的陈去病亲眼目睹“商埠”之地的苏州,蒙耻受辱。外国侵略者横行无忌,为非作歹肆意掠夺。国家危难,财匮力尽,民不聊生,激起陈去病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。他遂和同乡金松岑等在同里创办了“雪耻学会”。“雪耻学会”的创立,使家乡有志青年常常聚集一堂共议经邦纬国大事。

  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,陈去病和雪耻学会的青年在家乡积极进行革旧维新的爱国宣传,但是戊戌政变很快失败了。

  1900年,八国联军铁蹄践踏中华大好河山,次年签订了《辛丑条约》。1900年,沙俄武装抢占我东北三省,迟迟不肯撤兵。所有这一切都使陈去病等青年人感到忍无可忍。

  1902年,陈去病和金松岑一起到上海参加蔡元培等先生发起的进步教育团体——“中国教育会”。回来后在同里、常熟、松陵等地建立了支部。上海之行使陈去病大开眼界。当时看到不少爱国青年纷纷出洋留学,寻求救国救民之路。

  1903年的新年里,30岁的陈去病告别了中国教育会的同仁,只身赴日考察。初到日本,这个小小邻国各方面的发展.令陈去病惊叹不已。明治维新以后,日本新兴的君主立宪制与腐败保守的清政府相比,真是天壤之别。他从梅田驿坐火车去东京,一路隧道重重,巧夺天工之感由然而生,但是陈去病的心情快乐不起来,做一个弱国弱民的悒郁辛酸沉重地压抑着他。

  3月12日,陈去病和十一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参观大阪博览会,其中台湾馆展出了几具木偶,有的穿戴翎顶补服,有的小脚盛装,有的披麻戴孝,有的伸手行乞。馆中设有茶座,招待员一律是拖着辫子的台湾男人或小脚女人,这种展览,对中华民族带有明显的侮辱意图。更有甚者,在台湾馆中日方把福建产品也展示其中,这无疑是明目张胆地表示福建也在日本的势力范围之内。看了以后,陈去病及其同伴都异常愤慨,一行人找到博览会的清政府官员及日本主办人员,义正词严地提出交涉。理屈词穷的日本方面,面对凛然正气的陈去病等人,不得不将福建产品移出博览会。博览会事件给陈去病留下了终身难忘的感受。

  又一日,东京突然遭到暴风雨袭击,顷刻间,天昏地暗、雷电交夹:雨停后,睛曦普照,格外光明。陈去病倚楼而望,从雨后佳境中突然悟到一道理,不经暴风雨洗礼,不会有雨后特有的清新。同样道理,腐朽的制度不经摧枯拉朽的破坏,不会有辉煌的新成就。他旋即提笔作下《东京雨后寓楼倚望》诗,内中写道:“大凡物腐败,败必多弃遗。……拉杂摧烧之,循是一变置,辉煌乃合宜。”表露了他革新思想的一个新跃进。

  接着,陈去病倡议组织吴江游学会,并建议在吴江当地组织游学公会,募集款项,资助爱国青年出国,培植有志之士。他在给同里支部的信中写道:“警警警!白祸燃眉鹿走铤。醒醒醒!庞然巨狮勿高枕。奋奋奋!伟大国民莫长病。兴兴兴!舍身救国为牺牲。”信刚写完,就传来—则消息:广西巡抚王之春为镇压革命会党,准备向法国借兵借款,答应事平之后,将以全省的电线权铁道权与矿产权送与法人作交易。第二天,陈去病参加了东京中国留学生召开的五百人“拒法大会”。

  又隔数日,非法霸占我东三省的沙俄不仅拒不撤兵,而且变本加厉提出新的侵略要求。留日学生义愤填膺,又在东京召开“拒俄大会”。陈去病和一批留学生纷纷表示要组成义勇队,亲赴东北前线,和侵略军决一死战,夺回我大好河山。
正当陈去病和一批热血青年积极操练之际。日本警察出面干涉。迫不得已,组织改名为军国民教育会。为使这个新生的组织得以生存发展,陈去病在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中解囊资助,情愿自己节衣缩食。但是反革命的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,以“名为拒俄,实则革命”为由,强行解散这个组织。这就使爱国留学生们彻底看清了清政府朽木难雕的本质,纷纷用尖锐的笔剖析清朝统治者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反革命政策,陈去病在由他主编的留日学生《江苏》第四期上,发表了“满清王气今已无,君不革命非丈夫”的有力鼓动。

  陈去病在日本时很想谒见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,但不久孙中山先生离开日本去了东南亚,失之交臂。但在日期间陈去病却结识了黄兴等革命党人,为日后孙中山在上海召见他作了充分准备。此时陈去病的思想上产生了一个飞跃,决心担当起推翻已经“病人膏盲”、“无药可救”的清王朝统治者的重任。为了实现这个愿望,他将母亲赐给他的一直沿用下来的原名陈庆林改为陈去病,表示要以西汉名将霍去病为榜样,肩负天下兴亡之责。

  

发表评论

"));
网站地图